>>> 旅游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相关记录71条 . 查询时间(1.375 秒)
2024年12月9日至13日,应老挝农林研究院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尹国平书记一行4人赴老挝实施“中国—东盟桉树优质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澜沧江-湄公河地区桉树、油茶有害生物智能识别专题服务”等国际合作项目。
2024年11月11日至22日,为推进中越油茶合作项目实施,加强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团队负责人马锦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带领项目秘书吴方圆工程师赴越南谅山省、北江省、河内市、义安省等地开展为期12天的研究活动。
2024年11月12日-16日,应越南林业大学邀请,广西林业局科学技术与对外合作处伍贤旭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开祥院长一行7人赴越南交流林业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等事宜,同时实施桉树、油茶有害生物智能识别等科技项目。
2024年10月10日,广西林业实验室、中南速生材繁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在南宁市联合召开一期学术报告会。会议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章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Yousry A El-Kassaby教授应邀作了《Evolving Insights: Transitioning from Quantitative Genetics to Quant...
茜草科(Rubiaceae)是被子植物第四大科(以物种数计),含71族、580属、约14000种。茜草科植物除了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以外,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该科具有极高比例的单型族和单型属,即许多族或属下仅含1个物种。已有研究表明,茜草科中单型属的占比高达34.5%。由于部分茜草科类群未被充分研究,该科植物中是否存在更多的单型族或单型属还未可知。
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对全球碳循环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和埋藏特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对河口红树林湿地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沉积物有机碳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亟需开展深入研究。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在水禽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在农林科学国际期刊Poultry Science(中科院大类一区)上发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李亚菲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万凯研究员参加该研究指导工作。
2024年6月27日,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敬春与杜米特鲁·贝拉基什共同出席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摩尔多瓦农产品及食品进口标准化研修班”闭幕式并致辞,仪式后双方就加强农业领域合作,共享发展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
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禽种质创新与产业化新技术研发卓越团队通过组织学分析、生化分析、转录组学分析和q-PCR分析确定了与雏鹅背部颜色性别差异调控的相关关键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MC Genomics(IF:4.4)上。
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饲料与营养研究团队研究发现蛹虫草提取物能够发挥抗氧化性能、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水平缓解LPS诱导的仔猪肠道炎症,其主要活性成分可能是虫草素。该研究为虫草素和蛹虫草提取物作为潜在新型饲料添加剂改善仔猪肠道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ntioxidants(JCR一区Top,中科院二区,IF: 7.0)上。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其凋落物残体的输入和降解对林龄增加的响应影响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但植物和微生物残体随林龄增加的变化模式和驱动机制仍不清晰。
中国有着最大的果园面积,生草覆措施有助于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但不同生命周期的豆类草本覆盖与果树的互作对土壤微生物代谢特征的影响仍不清楚,限制了对果园养分循环调节机制的理解。
近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农药残留安全评价团队在食品科技领域国际顶级期刊《Food Chemistry》(IF=8.8,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 self-assembled 3D nanoflowers based nano-ELISA platform for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pyridaben”的研究性学术论文。
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由老龄树死亡或人为砍伐,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局域尺度上的研究表明林窗发生影响土壤碳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在森林演替和更新中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然而,在全球尺度上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间土壤碳和养分含量对林窗发生的响应是否一致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近日,欧洲地球化学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Geochemistry, EAG)宣布授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飞飞教授2024年豪特曼斯奖(2024 F.G. Houtermans Award)。豪特曼斯奖是国际地球化学界颁给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之一,由欧洲地球化学学会设立,以纪念著名物理学家F.G.豪特曼斯(Fredrich Georg Houterman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